您还未登录
登录后方可下载
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登录
  |  
搜一搜
工业以太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行业需求定制

INDUSTRIAL ETHERNET SOLUTION PROVIDER, FOCUSING ON INDUSTRY DEMAND CUSTOMIZATION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云大物智移”要对电力监控完成哪些改造?

时间:2021-08-16 15:36来源:宽域 点击: 86 次

  前三期分享了2篇继电保护和1篇电力监控,看来继电保护还是小众,看官寥寥,即使这样,由于小二出道是端保护这碗饭的,就算保护的文章再没受众也还会写下去,因为那是一段写给自己的独家记忆。今天小二想和大家聊聊“云大物智移”要对电力监控完成哪些改造,算是给电力物联网这个系列的开篇。

  公众号将分为3个系列-继电保护、电力监控、电力物联。

  a.继电保护 - 1.趣谈母差保护那些事 2.趣谈线路保护接口那些事

  b.电力监控 - 1.半导体行业电力监控

  c.电力物联 - 1.“云大物智移”要对电力监控完成哪些改造?

  1. “云大物智移”给电力监控带来了什么见面礼?

  首先说一个故事,大约四年前小二有一次在现场食堂和甲方师傅一起吃饭,期间我拿出手机回了一封邮件。甲方师傅说了一句,现在手机都可以发邮件了,为什么我离开变电站监控室就什么都看不到?小二问:想看到什么?甲方师傅:变电站报警信号无论我在哪都想第一时间知道,最好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数据和报表。

  总结一下,这位甲方师傅“羡慕”的点是 当时我即使不在办公室,也可以移动办公,映射到云监控,第一点优势 —— 传统电力监控基本要求运行人员必须在监控室监盘(虽然传统电力监控也有WEB和远程访问功能,但还是无法和电力云监控便易性相提并论),而电力云监控则可以保证客户在 任意时间 任意地点 移动访问并获取相关信息

 

  其次,随着分布式发电以及配电智能运维的发展,单站规模小、分布广的电站需要被监视。传统电力监控“ 多“ 为有线通信,要建设一个区域小集控 光纤有线通信成本很高而且基本没有可实施性,而随着物联网技术LTE,NB-IoT,LPWAN 等技术兴起使得 远距离无线通信的成本和实施难度大幅降低,同时 LoRa Zigbee等微功率无线通信 也可以降低站内智能设备有线通讯线的数量。引出的第二点区别 —— 针对站点分布广的集控系统合理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和实施难度

 


 

  最后,如果没有足够的运行人员在每个站点常驻,除生产大区关键数据报警之外,环境监控、视频监控、门禁安防的数据当地存储之外,是否有必要统一上传云端?还是就保留在就地完全不上传?比较合理的答案是,关键生产大区数据需要尽可能实时上传外,在采用无线通信时最好是上传 关键数据及报警 和 分析后的结果数据 以节约流量和云端存储空间。第三点优势 —— 电力云监控除了打通 云-边-端,更要强调边缘计算而不是一股脑地把数据从端侧采集后不加处理直接丢到云端(PS: 云端这里既指公有云,也指私有云或混合云)。

  2.除了三板斧还能做什么,还必须做什么?

  从第一章节总结出三点“见面礼”分别是

  1. 轻量化远程监控、移动运维;

  2. 降低分布式站点集控建设成本同时,快速部署降低实施难度;

  3. 强调边缘计算。采用无线通信方案时,小体量重要数据快速上传云平台,大体量数据存储在当地,将处理结果上传云平台。

  那么这三板斧打完,还能做什么?还必须干什么?

  2.1 能否有效自动监盘发送靶向性 预警,报警和分析

  这个问题实际不是 传统监控 转向 云监控时产生的新问题,而是一直存在而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举个例子一个大屏有几十个窗口,同时还有多个运行人员在监盘。在这种模式下,仅仅是将分布的多个小屏拉到一个大屏,实际还是需要运行人员在监控室保持一定频度的监盘。而分布式云监控的场景下,如下图这样的集控中心很多情况下是虚拟的,运行人员没有这样的办公环境,多数情况下还要在移动中用手机APP和笔记本WEB端完成对电站监视。那么要有效监盘就必须由 监控系统自动完成,并提供靶向性的报警推送。


 


 

  如小二之前《半导体行业电力监控系统简介》发问的,除了及时收集报警信号之外,是不是没有报警信号整个用电系统就处在 安全高效 的状态?那么从“海量”运行数据中发掘运行问题,这繁重工作应该由“谁”来处理?有些传统电力监控系统认为这个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自己就是负责数据采集,存储,展示而 数据分析 由专门的系统做,但在云监控时代,则应该发挥云计算带来的算力提升,这个工作应该由云监控平台上各类业务服务应用完成,并负责给用户提供靶向性预警,报警和分析。

  2.2 能否从根本上降低数据采集的边际成本?

  降低数据采集边际成本,这里需要从两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1.对于传统监控采集的空白区,能否低成本覆盖?

  这里指降低的空间维度的数据采集成本,对之前传统监控采集不到的数据或者采集成本较高的数据可以低成本覆盖。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单单要降低 原本 已经布置传感器采集终端 场景下通讯难通讯贵的问题,还要从传感器和采集终端着手,降低之前没有采集终端场景的数据采集难、数据采集贵的问题。

  2. 对于业务数据分析要求原始数据颗粒度高的采集,能否低成本实现?

  这里指降低的时间维度的数据采集成本。这里我想指出国家电网目前有没有“大数据”?你可以说有,因为他有 总量最大的数据;也可以,没有,因为国家电网面向终端用户,只有15分钟颗粒度的关口电度数据。如果国家电网都没有,说一句自信点的话,谁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现阶段大数据分析没有意义,为什么?当数据分析的边际贡献小于数据采集的边际成本,大数据分析有意义也是没有商业价值的。

  所以,只有解决了数据采集 空间维度 和 时间维度 的两方面难题,才能只能真正发挥云监控的价值和长处。

 


 

  2.3 大业务场景是否可以被分割为若干个“下沉式场景”并“快速迭代”?

  在2.2小二表达了一个观点因为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所以现在提所谓的大数据分析没有意义,但数据分析有没有意义?肯定是有的。那实际项目要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台,尽可能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在业务端必须将场景下沉,尽力将单个大场景分割为若干个小场景,将原先的 大数据分析模块 拆解为 若干个 “小场景小数据” 的微服务模块,之后按每个模块为单位分别训练再快速迭代。这样多个 小场景小数据 的分析结果叠加才可以真正构建大数据分析的价值。


 

  3.总结: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造我们这个时代,对于电力监控的提升改造也已经到来且是全方位的。目前虽然各种概念满天飞,但小二想说比起成天造名词,实实在在理解业务需求,不炫技、不忘初心、降本增效才能走地稳走地长。

  最后附上一打油诗一首:

  快速轻量布边端,高效灵活在云端

  场景下沉小数据,微服务与快迭代。

  1. “云大物智移”给电力监控带来了什么见面礼?

  首先说一个故事,大约四年前小二有一次在现场食堂和甲方师傅一起吃饭,期间我拿出手机回了一封邮件。甲方师傅说了一句,现在手机都可以发邮件了,为什么我离开变电站监控室就什么都看不到?小二问:想看到什么?甲方师傅:变电站报警信号无论我在哪都想第一时间知道,最好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数据和报表。

  总结一下,这位甲方师傅“羡慕”的点是 当时我即使不在办公室,也可以移动办公,映射到云监控,第一点优势 —— 传统电力监控基本要求运行人员必须在监控室监盘(虽然传统电力监控也有WEB和远程访问功能,但还是无法和电力云监控便易性相提并论),而电力云监控则可以保证客户在 任意时间 任意地点 移动访问并获取相关信息